阅读:10176回复:5
在农村教学点的重要
最新一期《求是》杂志刊登了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于海波的题为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警惕辍学率反弹》的文章。
文章主要内容如下: 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失当,导致辍学率出现反弹,没有实现预期目标。 近年来,中国各地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。为深入了解这次布局调整的状况,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于2008年对甘肃等8省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调研。调研结果表明,中国部分地区由于布局调整失当,辍学率出现反弹,应该引起高度重视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辍学率反弹的原因很复杂,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: 教育费用骤增,家庭难以支撑。撤点并校降低了学校的成本,但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。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、伙食费、生活费、交通费等合计每年数千元的开销。另外,部分家长对异地就学的孩子选择陪读,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。 就学路途较远,存在安全隐患。一些地区盲目撤减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,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途较远,有些地方的学生到学校要爬崎岖的山路、趟过深长的塬沟,既费时又危险。 新校问题复杂,教学质量不高。由于部分地方资金投入不足,不少学校并没有相应地扩建新校舍、新实验室、新宿舍等,导致班额过大、教学资源紧缺。同时,布局调整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,很多教师都来自被撤并学校。另外,农村教师负担过重也是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。 学校条件有限,影响学生学习。很多学校生活设施不健全,缺少专门的运动场、语音室、实验室、微机室等设施,校舍简陋,存在安全隐患,周边网吧、歌舞厅较多,治安环境较差,使学生和家长产生畏惧心理。 为了进一步做好后续调整工作,使农民在调整中得到实惠,使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,使辍学率有效降低,使政府教育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,应在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应展开进一步工作。 在我们这些年捐建希望小学的过程中,这种现象也见过不少。记得2003年第一次参与建希望小学的实地考察,来到了湖南桃江县花果山乡的拱桥村。 当时没有和青基会联系,只是我们自己询问调查。在村里转了好几圈,也没看到材料上所说的小学。后来找到了一个貌似村长的人了解情况才知道,所报的材料上的小学已经关闭半年了,村里大多数的孩子都去离此大约七、八里路的中心小学上学。学校的几间破旧教室目前被村木工厂占用。 在村里我看见了一个背者大捆荆条的小女孩,估计也就10岁,我问她为什么不上学,她看着我身边的大人,显示出欲言又止的样子。村长告诉我,自从村里的学校关闭后,她就失学了;她妈有病,不能下床,全家只靠她爸一个劳动力,日子非常艰难;以前在村里上学,还能帮助家里干些活;现在由于学校太远,上学就不能帮助家了,所以就干脆不上了;村里让她干些编筐的活,每天挣 5角钱补贴家用;她还有个弟弟,也到了上学的年龄,她爸嫌学校远,来回不安全,也不准备让她弟弟上学。这个村适龄儿童有 4个因为关闭村小而失学。 由于我们捐建希望小学的宗旨,使得我们大部分建的希望小学实际上应该是所谓的教学点。从实际情况看,效果可能不太好,许多学校建成后,生源严重不足,导致教室空费,特别是山区小学。这里面就有,当地为了得到我们的捐助,高估未来的学生人数,让我们感觉有捐助必要的原因。 其实,如果我们能够说清楚我们的意思,至少村里的人,可能会将实际情况告知我们,这样,我们就可以捐建一些小规模的村教学点(由于受惠的孩子少,许多慈善人士不愿意做),既解决了年龄小的孩子就近上学,又避免了资源浪费。 当然,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在撤点并校时,应该特别注意,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,也不要让少数孩子因此失学。 |
|
板凳#
发布于:2009-09-22 15:08
教改教改,总会遇到顾大局,舍小面的情境。我们在选择援助项目的时候,也会遇到类似头疼的问题。类似上文的情况,是急需建立教学点的,可是因为教育布局的原因,很多后续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。
之前很多新世纪希望小学,在经历了教改、人口减少等客观原因,导致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。相应的师资力量也会减弱,学校进入恶性循环状态...... 目前,我们也是结合当地的教育布局等相关政策,尽量保证所援建学校能够长期地良性发展下去。 |
|
|
地板#
发布于:2011-09-16 22:22
<p>慈善不一定非得面大吧,如果这个孩子能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,那么她会记住这一辈子的!也许这也会改变他的一生!那些面积大的资助那些个学生不一定能记得住这一切</p>
|
|
4楼#
发布于:2011-09-17 11:38
<p>我们新世纪建希望小学的初衷应该是:宁要雪中送炭,不可锦上添花。是么,呵呵</p>
|
|
|